出处:2016年国考申论真题
思路:
文题:不学礼 无以立
“人无礼则不生,事无礼则不成,国家无礼则不宁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不守礼就无法生存,做事没有礼就不能成功,国家没有礼则不安宁。正因我们中华民族以礼作为一以贯之的传统美德代代相承,才得以助祖国在时代变迁的一次次冲击中屹立不倒,成就祖国“礼仪之邦”的美誉。
然而,目前我国国民的低素质行为频出。入乡却不随俗,景区的到此一游,飞机上打架斗殴,一项项不文明的举动一次次地挑战我们国民的文明、道德的底线。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这些低素质行径的本质是失礼,是忽略了基本的规矩。而要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需要从礼出发,在学礼、知礼、行礼的基础上不断精进修身、齐家、治国三方面,如此才能再塑和谐美好的中华大国形象。
以礼修身,克己复礼。礼之于个人,不仅是待人礼貌、良善的礼节,更是知晓规矩与分寸、懂得约束自身的礼义。一个不知礼的人,就不懂得如何为人处世,难以在家庭和社会中立身行事。袁绍因未做到礼贤下士、用人不疑,以致落败于官渡之战;而杨时程门立雪的故事,便是以礼修身、礼待老师的典范。因此,我们应将礼作为待人处事的准则,多一分行动,少一分口号;多一分施礼,少一分失礼;多一分奉献,少一分自私,树立大国意识,不断提升自身素质,让我们的行为举止与祖国日渐提升的大国形象相称。
以礼齐家,和顺共济。家庭作为社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基本单位,在社会的发展与长治久安中起着关键作用。因此,以礼来经营、维护好每一个家庭,是每一位家庭成员、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应尽的责任。但是,如今传统礼仪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,父慈子孝退化为纯经济性质的抚养赡养义务,邻里和睦退化为老死不相往来的“家庭孤岛”,尊师爱生退化为合同式的知识供给,桩桩案例无不触目惊心。要处理这些问题,应从内、外部合力,内部由家庭成员做好彼此的情感关怀,外部由公众人物和领导干部做好表率、借媒体宣扬触人心弦的暖心故事,里外合力共筑美满家庭,促进社会和谐发展。
以礼治国,以仁兴邦。礼、仁作为儒学的核心,一直是祖国治国治民的宗旨。然而,随物质财富不断丰富,国民的文明和素养出现了断层现象。媒体曝出的低素质事件、随处可见的低头族、专注技术而缺失灵魂的教育行业等,皆是我们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不相匹配的体现。因此,祖国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,引导和推动人民树立“大国意识”,鼓励国民以家国为己任、争当文明公民,以礼教民、以仁待民。
“国尚礼则国兴,家尚礼则家大,身尚礼则身正,心尚礼则心泰。”礼无论对个人,对家庭,对社会,乃至对国家都尤为重要。因此,我们要抱持家国精神,以礼为基,努力做到修身、齐家、治国,如此最终定能平天下。